轉動世界的詩篇:地球儀與永續之夢

描述介紹 | Description

地球儀,一顆微縮的星辰,

轉動於掌心,映照天地之廣袤。

相較於平面地圖的靜止,

它以球體之姿,

精準描繪山川湖海的分佈,

指引方位,丈量距離,

還原地球的真實比例。

1492年,馬丁‧貝海姆與畫家格奧爾格,

攜手鑄造了最早的地球儀,

將人類對世界的想像,

凝結於一顆旋轉的球體。

而今,燈光灑落立體球面,

木質底座與金屬刻度相伴,

既是知識的載體,

也是探索的象徵,

記錄著人類對未知的渴望與追尋。

4月22日,地球日,

是對這顆藍色星球的深情呼喚。

全球齊聲,守護她的健康,

行動如詩,寫下永續的篇章。

以色列藝術家Beverly Barkat,

以三年光陰,

將廢棄塑膠化為藝術,

創作巨型地球儀,名為「Earth Poetica」。

這不僅是對世界的再現,

更是對環境的警醒,

提醒我們:

每一片垃圾,都是地球的傷痕;

每一份行動,都是未來的希望。

地球儀轉動,

帶我們認識世界,

也讓我們看見責任。

在這圓轉之境中,

每個人都是守護者,

為地球的明天,

獻上一份溫柔的力量。

Earth Poetica藝術計畫參考文獻:https://www.earthpoeticaproject.org/

留言 Visitor Comments

{{ reviewsTotal }}{{ options.labels.singularReviewCountLabel }}
{{ reviewsTotal }}{{ options.labels.pluralReviewCountLabel }}
{{ options.labels.newReviewButton }}
{{ userData.canReview.message }}
返回頂端